有的人,上帝给了他一切,惟独没给翅膀;有的人,上帝什么也没给他,惟独给了梦想。何永智属于后者。
对于重庆市火锅协会会长,有火锅皇后之称的何永智来说,她的人生是和火锅分不开了。这个带有传奇性的女性创造了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经典范例。

三口锅起家
有人问何永智:“当年你只有三口锅时,想到过能成为亿万富豪吗?”被誉为中国“火锅皇后”、“中国阿信”的重庆小天鹅集团总裁何永智回答说:“别说亿万,就是百万在当时连想都不敢想。当年想着只要挣到5万块钱就不干了!”
20多年前,重庆八一路“好吃街”上,一家16平方米、只有3张桌子、3口锅和3个打工仔的小火锅店开张了。经营这家小店的是夫妻俩,男的叫廖长光,女的叫何永智。两人把家中仅有的3000元钱换了这间沿街的店面,做起了小生意。女主人将小店取名为“小天鹅”。
何永智在家中排行老七,人称“七妹”,原来在重庆的六一儿童鞋厂担任设计师。丈夫是一名电工,两人的家境都不好。还在谈恋爱的时候,两人就为结婚的房子而犯愁。为了赚钱,何永智每天上班后,在家打“海狐绒大衣”,还是男朋友的廖长光便拿到集市上去卖。就这样,两人攒了几百元钱,买来了一处简陋的私房作为洞房。转眼夫妻俩结婚3年了。
一天,廖长光对妻子说:“你知道吗?我们住的房子,现在可以卖到3000元钱。”对当时的他俩来说,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何永智想,拿这钱做小生意,不是一举两得吗?于是,何永智夫妇把房子卖了,用这笔钱开起了火锅店。小店开张了,何永智忙前忙后,第一个月下来倒亏了几十元。他们没有灰心,在味道和服务上下功夫,生意总算一天天好了起来。
几个月后,夫妇俩都辞去了工作,专门经营火锅店。那年,何永智29岁。“小天鹅”的生意十分红火。店里原有的3张桌子已根本不够了,店堂外加了桌子还是不够。桌子没有了就把啤酒箱子翻过来,上面放上一块木板当桌子。下雨了,就在上面撑把雨伞,客人披上雨衣,依然吃得津津有味。何永智经营火锅自有妙法,客人们说,这家老板服务特别好,调料大瓢大瓢地加。她的顾客大部分是回头客。
小天鹅当年的生意火爆情景,现在还有很多人记忆犹新——那时候何永智手提8磅的温水瓶,温水瓶里都是配好的调料。她不断在每一口锅边巡视。走到一个锅边,她便用筷子沾一下尝尝,缺哪一种味加哪种调料。热情、大方、舍得。一位当时小天鹅的常客曾说:“你好舍得哟,不像有些火锅店的老板总不舍得放调料。”她说,调料你又带不走。吃好了,下次再来。你来一回,多少都会赚你一点的。这使得很多食客当时就觉得这个女娃不得了,耿直、坦率,迟早要成大事。
火锅也要创意
生意越来越红火,何永智意识到不扩大规模、不走出去不行了。1990年夫妻俩在成都郊外的经济开发区租了间2000平方米的房屋,投资180万元,开设了重庆市以外的首家分店。为适应市场的需要,何永智专门聘请一位赴法留学3年的工程师,将3层楼分别装饰成欧式风情、南亚风情和民族风情,命名为“重庆小天鹅火锅大酒店”。
何永智是个喜欢求新求变的女人。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也想尝尝重庆火锅,可实在麻辣得受不了。她想来想去,想出一个把火锅一分为二的办法,便自己动手,在锅中间隔一块板,将红汤和清汤分开。起初,这一举措并不成功。由于隔板与锅齐平,最先沸腾的红汤总是跳进清汤里串味。
一天,何永智和廖长光在江边登高望远,见长江和嘉陵江在朝天门汇合,气势汹涌、浩浩荡荡,两江之水结合处却迟迟不相混合,在江心有一道明显的水线。顿时,何永智来了灵感:把火锅中间的隔板搞成太极图形,一半清汤一半红汤,这样两边的汤就不会溢出来了。这就是后来走向全国的鸳鸯火锅。后来,何永智又将大锅里套小锅,小锅里面盛清汤,大锅里面盛红汤,想吃什么都可以。从清汤里面夹菜滴到红汤,而红汤却不易混进清汤。上海《文汇报》曾报道这是“最简单的创意,最赚钱的革命”。
当然,何永智在20多年的火锅经营中还有多种创新和发明。第一个发明“鸳鸯火锅”,让重庆的麻辣火锅走向全国各地;第一个推出“荔枝味”火锅配方并获“意大利国际博览会”金奖;第一个推出自助餐,使经营增加了透明度,让客人吃着放心,并在全国风靡;第一个采用大型歌舞伴餐,增加了文化氛围,使单调的吃变得丰富多彩,让火锅走向高档化;第一个发明子母火锅,并获“世界设计人专利”。鸳鸯锅、子母锅解决了众口难调之难,满足了每一个人的口味。将抽油烟机安在火锅桌上方,液化气罐配以抽油烟机,使重庆火锅告别了“烟熏火燎”的历史,走进了大雅之堂。
何永智在小小的火锅里充满智慧地捞着,每一次发明创造也给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使她从一个小小个体户成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
管理就是前途
目前小天鹅集团有员工8000余人,涉足火锅餐饮、宾馆旅游、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进出口贸易、火锅底料及调味品厂、服装设计与制作、影视、商演、艺术团体及学校等。这么大一个企业的管理只靠夫妻两人是不可能的,只靠家族成员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广揽人才,引得活水好浇田。
由于制度缺陷、文化差异及派出人员素质问题,1998年底何永智在全国的50家连锁店几乎同时陷入困境。凭直觉,何永智认为肯定是因为企业素质太差,肯定是某个方面的机制出了问题,而且根子在总部。FDS(世界特许经营发展服务组织)中国公司专家的诊断也着实让何永智大吃一惊:第一,小天鹅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不知道。这将使员工没有目标,不知道工作的方向和为什么工作,这可是企业头等大忌;第二,未来的战略规划和赢利模式没有结合。这应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何永智自创的加盟模式虽可赢利,但有悖于小天鹅自身发展应有的战略路径,所以必败无疑;第三,真正的特许经营本身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尚待建立。这使小天鹅的加盟不伦不类。
FDS为小天鹅开出了两个最重要的药方:一是总部建设;二是特许经营。对于总部建设的重要性,FDS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道理:民营企业通常以3000万、1个亿、5个亿、10个亿各为一个发展的坎。能够做3000万元营业额的企业组织结构不可能支撑1个亿的企业,做1个亿的组织结构不可能支撑5个亿的企业。所以,当企业因自身的发展趋势要求上一个坎的时候,企业首先要做的是进行组织结构的重建,否则企业必败。“这就是小天鹅总是遭遇挫折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FDS的理念,再一次让何永智豁然开朗,她发现深藏在心底的那个餐饮帝国梦想的实现,需要的就是这些现代企业理念和操作方式。
自此,小天鹅开始确立自己的现代企业理念和远景规划,建成了自己的各个管理系统和支持体系。何永智的理想:是要在3~5年内将小天鹅打造成含金量最高的“中国特色餐饮第一品牌”,为人们提供特色美食和健康快乐,倡导张扬的个性和热烈的亲情;用麻辣烫重塑中国人的性格,让男人更豪放,让女人更妩媚,让中国人更加血性!
从20多年前重庆解放碑八一街一间只有3张桌子的火锅店发展到2001年“全国连锁餐饮十强”的规模,何永智深深知道民营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有多难。重庆小天鹅饮食集团从来没有宣称要向谁叫板,但到2002年底已在全国22个省市区拥有了166家连锁店,还有4家在美国,他们的加盟连锁系统是FDS(世界特许经营服务发展组织)中国公司度身打造的,他们的核心技术——火锅底料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辐射全国的配送中心也已经建成。集团总裁何永智终于可以说,小天鹅已经冲破了中餐连锁的几大障碍。她坚信:私营企业壮大之后,老板要少管,但要有三会:“会用人,会出主意,会拍板”。
看着企业的今天,何总不无感慨地说:“我现在的企业越做越大,可我却觉得越来越轻松了,手机费原来每月是1万多,现在只有1000多了。”想着发展的目标,何永智夫妻俩设想着要在5年发展到500个加盟店,在二三年内上市。要把小天鹅做成中国的“火锅麦当劳”,以无愧于“火锅皇后”和“火锅大王”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