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当前位置:首页>自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
福州舞台尽呈闽都文化元素和感恩教育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1-04 13:44 来源:本站 作者:俞辉 点击量:190次
福州中山小学儿童歌舞剧《能补天巷的传说》剧照。 3日,从刚刚落幕的第五届福建省中小学艺术节获悉,获得专家好评的福州地名传说的儿童歌舞剧《能补天巷的传说》脱颖而出,或将作为该省小学戏剧类剧目,选送参加由国家教育部举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由福州市中山小学选送的儿童歌舞剧《能补天巷的传说》改编自的福州坊巷传说,讲述书生感怀生命可贵,救起水中蚂蚁;蚂族知恩图报,书生考科举时把天字误写为大字,蚂蚁摆成一排,把“大”字补为“天”字,免去书生的文字狱,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并融入现代感恩教育。 “能补天巷”地名传说已被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仍在民间市井中活泼地流传,而实有其名的小巷与该校仅一墙之隔,这令平均年龄不足10岁的小演员们“演起来特别亲切有趣”。 闽都文化元素在该剧中自然呈现,“能补天巷”被写意地舞台呈现,福州鱼丸、油纸伞、茉莉花等福州特产化作道具,串起剧情,大量的福州话童谣、民歌,使这出儿童歌舞剧沾染上浓郁的地域色彩。 “该剧自2013年首排以来,改版重排4次,早已成为学校‘中山艺苑’歌舞剧社团‘压箱底的戏’。”中山小学校长陈炜说,该校自2013年被列入国家级儿童歌舞剧试点学校后,一直注重挖掘闽都文化题材,“将地域文化教育素材化。” 福州市近年大力推动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的普及,将“儿童歌舞剧”展演活动纳入福州市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之一,涌现大批提炼自本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剧目,《能补天巷的传说》是为其中代表。 “以戏剧艺术的魅力传播地方文化,同时也是美育教育的综合体现,”福州教育研究院音乐科科长金蕾说,“近距离、直观的舞台表演不仅满足了孩子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也为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每三年举办一届的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最高赛事,展演活动包括三大类,即艺术表演类(声乐、器乐、舞蹈、校园剧/课本剧、朗诵),艺术作品类(绘画、书法、篆刻、摄影等)和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第五届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将于2016年2月在青岛举行,上一届是在厦门举行。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