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中国家电军团不缺技术缺品牌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3:44:03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116次

    从风景到场景,中国家电业倾力打造的智能家居正在引爆一场巨大的家电生态革命。

    如果说过去几年中国家电军团参加IFA展,已经成为会场一道亮丽的风景令人瞩目,那么2015年的中国家电企业,再次站在IFA展时,主推智能的中国家电业,正逐渐成为消费者常态生活下的场景应用。

    一字之差,从风景到场景,不仅仅是设计与品质的提升,更是技术与理念的飞跃。从体现家电产品在公共区域的设计美感,到用智能家居互联互通,中国家电业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正是全球普遍看好的智能家居生态圈。

    在智能家居领域,中国家电军团无论是技术、平台应用还是产品设计,与日韩欧美相比,不落下风。但摆在中国家电行业面前的一个难题是,站在欧美市场上,用什么打动欧美消费者?

    这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但恰恰是横亘在中国家电业面前的一个难题。无论有怎样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中国家电业似乎难以找到突破欧美市场的良方。

    该为中国家电军团在德国IFA展的表现轻吟浅唱,还是还原事实、本着客观公正的报道发现问题?

    从民族情感上来说,站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的确应该为中国家电鼓与呼。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为中国家电业唱赞歌的大有人在,而戳中中国家电业在欧美市场问题所在的似乎并不多见。如果总是用掩饰问题的华丽文字美化中国家电行业,这对中国家电业真的是利好吗?

    对于家电行业,蓝科技以观察者的角度试图发现,中国家电品牌为何在欧洲难入寻常百姓家。从2014年至2015年,蓝科技记者四赴欧洲,为寻求真相,为了解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家电品牌的态度、消费意愿和未来。

    了解真相,告诉中国家电业在欧洲市场的痛点所在,这或许是中国家电业最应该听到的声音之一。

    三星也曾遭到欧洲抵制

    “中国家电不缺技术和设计,欠缺的就是品牌和自信。从中国自有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就能看出来,OEM固然可行,但还是缺少自有品牌。三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在欧洲表现出来的舍我取谁的霸气,那种品牌和自信,是中国家电行业要好好学习的。”

    9月4日,在德国IFA展现场,一位来自荷兰的经销商在接受蓝科技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事实上,三星没有与生俱来的耀眼光环。三星如何扭转局面,如何赢得欧洲消费者青睐,这的确值得中国家电业学习。

    曾经,三星进入欧洲市场也面临着和中国类似的情况。甚至在1996年时,三星电子还是一个年均赤字在5000亿韩元的企业,1998年三星在中国亏损额近4000万美元。

    这一时期,三星电子均是处在亏损旋涡中。以三星手机为例,他们在欧美市场遭到的嘲讽并不比今天中国家电的境遇好。

    “三星电子只不过是快速模仿者,它没有生产出一部具有创新价值的手机。不管我们认不认可这一点儿,这就是2000年之前三星电子的发展状况。”来自三星研究院的金炳完在三星研发部工作十年,见证、经历了三星成为一流企业的过程。他在《翻盘,三星智能之战》一书中如是表述。

    曾经,三星电子为日本三洋公司贴牌生产黑白电视机;在美国,三星曾被看作是地摊上的廉价产品,认为只有中下层的人们才会购买三星产品。

    当时的英国《金融时报》对三星极尽嘲讽。认为“三星的成功来自于快速应变,而非技术领导力。一旦缺乏真正的创造力,公司效益就会受到影响。”

    不过,这些嘲讽并没有击跨韩国三星,反而激发了三星的斗志,让三星对自己的定位开始警醒。三星真正的巨变是放弃廉价手机,通过新技术和打造自主品牌,与当时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一较高低。

    随后,在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等市场,三星在营销、渠道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目的是让消费者对三星有高端的认识,彻底摆脱被欧美市场认为只会代工、生产廉价的产品形象。这是三星迅速在全球确立行业地位的重要开端。从此,三星开启了一个时代的神话。

    中国家电在欧洲还缺什么?

    三星的崛起对中国家电打造自有品牌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蓝科技记者曾亲自到比利时、德国、法国消费者的家里拜访,与上百位欧洲消费者交流,与他们交流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聆听他们如何评价中国家电品牌,如何评价日本、韩国家电品牌。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一个叫Danna的女孩家里,她家中所有的家电均是韩国和德国品牌,而她对中国家电的认知几乎为零。除华为手机以外,她无法说出有哪些中国家电是她熟悉的品牌。问起她对中国家电本能的认知,价格便宜、担心质量是她最直接的回答。

    这其实是中国家电业在欧洲市场普通存在的品牌短板。在面向欧洲市场输入产品时,OEM的方式和中国品牌无关,因此,消费者购买的是一个放心品牌而不关心产地。不过,同样的产品换成中国品牌时,欧洲消费者充满疑虑,说到底,是对中国品牌的不信任。

    产生这种不信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先说外在的原因。欧洲媒体至今不改带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坏习惯,他们总会用敌意的眼光放大中国的不足,而对创新技术鲜有提及,这在一定程度误导或让读者曲解中国品牌。

    再说内因。中国品牌似乎总是缺少一种霸气和自信,缺少在欧洲消费者面前的一种张力。前述说过,早期的三星曾经面临同样的困惑,也无法取得欧洲消费者的信任,但他们通过输出品牌文化,通过营销手段,加上过硬的设计和技术,硬是抢占了欧洲市场的制高点。

    反观中国家电行业,依然喜欢玩儿量化的出口数字游戏。实际上,这样的出口数量再多也无济于事。即使在欧洲销量再多,也是以OEM的方式,和中国自有品牌无关。到头来,中国品牌在欧洲仍然举步维艰。

     OEM是特定的时代产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家电业今非昔比,无论是规模、遍布全球的技术研发还是国际人才的网罗,都完全可以和日韩及欧美媲美,所欠缺的就是在国际市场打出自有品牌和渠道建设。

    此外,日本家电行业衰落之后,他们更愿意和中国家电业合作,这在技术、渠道方面对中国家电军团走向海外是有益的补充。现在,中国家电业最需要的是用自信、用自有品牌摆脱OEM。不妨可以学学韩国,是时候主推自有品牌了。

    2015年的德国IFA展,中国家电依然惊艳亮相。其实,我们更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欧洲消费者,将中国家电置于使用场景之中,而不是在远处观风景。用自有品牌打动欧洲消费者,虽然可能会有暂时的阵痛与困难,但阵痛过后,将会看到一片蓝海。

    这是中国家电在欧洲站稳脚跟的必经之路。否则,OEM方式永远无法抗衡韩国三星,永远无法登上国际家电舞台的主战场。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