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中国充满机遇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3:19:13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86次

  中国品牌网讯:2014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上半年,我国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914家,同比增长8.6%;实际使用外资42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

  今年以来,少数跨国企业关停在华工厂。据此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投资环境恶化引发了“外资撤离潮”。事实上,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吸收外资走势平稳,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充满机遇,仍得到广大国际投资者的充分认可。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5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0%的会员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优先投资目的地前三位或第一位。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2015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指出,61%的欧洲企业认为中国对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性仍在增强,这一比例比上一年度高出2个百分点。应当看到,我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发展对投资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使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上升,外资超国民待遇被取消,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中国的引资政策从“来者不拒”向“择优选资”转变、从重数量向强调质量转变,强调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和环保技术领域,限制外商投资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和稀缺矿产资源项目,引导外资逐渐向附加值高的产业转移。适应这样的变化,一些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实属正常。

  投资环境持续优化。投资环境与企业效益息息相关,一国投资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其对外资的吸引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投资环境的举措:一是建立自贸区,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着力减少行政审批,放宽外资准入,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提高外资管理体制的透明度。二是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外商投资管理将废除逐案审批制度,采用与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适应的有限许可加全面报告管理制度,激发市场活力。三是更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放宽外资准入。2015年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大幅减少,开放力度为历次修订中最大的一次。四是新设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切实依法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五是积极商签国际经贸协定,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这些举措将对优化投资环境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的投资机遇不断涌现。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势头良好,服务业吸收外资快速增长。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3.6%,在利用外资总量中的比重创下历史新高,达63.5%。服务业成为当前吸收外商投资的重要领域。同时,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也为外商投资带来商机。2015年4月20日发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仅列出122项特别管理措施。这意味着除此之外的领域,在相同情况下外资享有不低于内资的待遇。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国务院于2015年4月21日出台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之后,相关主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了规定,如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可见,建立在低成本劳动力红利之上的外资企业在华黄金时代逐渐结束,但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将为外资企业发展释放更多红利。对于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的外资企业来说,只要善于调整战略、抓住机遇,就一定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