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多乳企业绩普降成主旋律 内外厮杀应谨慎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3:11:26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96次

1.jpg

  乳业股仍能“起舞”?内外“厮杀”应谨慎乐观

  乳业股仍有春天?内外“厮杀”不断或应持谨慎乐观态度,乳业专家宋亮表示:“总的来说,乳企已告别‘躺着赚钱’的好日子,且中外概莫能外。但不排除部分品类可以保持高毛利高增长,所以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感兴趣的投资者仍可适当布局乳业股。

  本报记者盘点已出炉中报的多家乳企业绩发现,“普降”成为主旋律,不少都呈现出营收、利润下滑现象,其中三元、贝因美等尤为明显。但行业观察人士认为,感兴趣的投资者仍可适当布局乳业股,关键观察其结构调整、品类布局如何。

  乳企中报业绩下降

  光明乳业日前发布中报称,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3.95%,每股收益0.1642元,同比减少3.98%。光明乳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0.61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70亿元,同比减少3.5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减少25.40%。

  对此,国海证券分析认为,其主推产品“莫斯利安”受竞品挤兑,使得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速放缓。据尼尔森数据显示,伊利常温酸奶“安慕希”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了9.8倍,一定程度挤压了“莫斯利安”市场份额。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光明乳业的销售费用也在增加,影响了本期利润。

  去年销售额还是国内奶粉行业老大的贝因美中报十分惨淡,尽管恒天然在今年上半年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但贝因美业绩仍不佳,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02亿元,同比下滑195.51%。贝因美对此解释称,公司业务转型尚未完成,将加大对市场开拓方面投入。

  三元股份此前发布的中报数据也让业内人士跌破眼镜。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2.3亿元,同比下降0.85%;净利润为4957.75万元,同比下降72.31%。相较于同期发布中报的蒙牛255.64亿元的营业额,三元股份已彻底跌出第一阵营。

  分地区来看,北京地区营业收入为1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6%,这意味其“大本营”自2010年以来首现下滑。

  合生元中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约为19.62亿元,同比减少约为10.3%;净利润约为2.05亿元,同比下滑34.4%,其表示,由于此前大力度折价促销,使得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澳优乳业半年报则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2.6%;净利润为4050万元,同比下滑24.3%。澳优表示其将业务重心由利润率较低的贴牌业务及合约制造业务,正转移至利润率较高的自家品牌业务。

  而伊利股份则继续行业领跑。其日前发布中报显示,上半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301.51亿元,利润总额31.88亿元,以远超行业均速的增长,持续稳居行业第一。上半年伊利整体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奶粉收入同比增长9.68%,在中资品牌中位列第一;(常温)液态奶整体市场销售份额同比增长2.3%,达到近30%。

  “伊利能在消费疲软环境下持续稳增,有赖于自身有机增长模式较为稳固,其奶源、产能、渠道、供应链布局等都较为完善,没有明显短板。”该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乳企内外“厮杀”

  仍可以适当布局

  此前美银美林曾发表报告称,在中国一众饮品类行业中,乳业依然在提供增长机会,行业迎多重上调机会。其更偏爱下游行业乳业股,因今年成本会继续回落,毛利率可望提高。

  对此,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原料成本下降的确使终端价格更实惠,但市场并未见得由此大幅扩容,消费者的习惯和口味短期没有明显改变。反而正因原料量足价平,使得价格战持续开打,且企业进货太多库存难消化,乳企生存状态并未由此获得改善。”其分析认为,内外“厮杀”环境下,对于乳业行业发展应持谨慎乐观态度。

  此外,不久前工信部召开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会,对乳粉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及乳粉业兼并重组将再往前推进一步。而根据此前出台的乳业重组方案,到2015年年底,争取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

  “无论上游还是下游,乳业股仍可以适当布局,但投资者确应了解行业政策形势及消费市场变化,尤其应关注乳企对结构调整的布局完成情况,看其(常温)液态奶、酸奶、乳酸饮料发展情况如何,因为婴幼儿配方奶等品类的利润率正逐渐下滑,且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该观察人士分析指出。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