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新闻电影如何拍好?相比冲突,真实才是焦点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03-08 08:08 来源:本站  作者:许世宁   点击量:104次
点击进入下一页

  《聚焦》

点击进入下一页

  《真相》

点击进入下一页

  《公民凯恩》  中国品牌网讯:电影《聚焦》日前在第88届奥斯卡上“爆冷”拿下最佳影片奖,这部讲述报纸记者勇于追寻真相的电影也让人惊呼今年奥斯卡过起了“记者节”。为何它能战胜《荒野猎人》《大空头》等片?好莱坞有不少新闻题材影片,塑造的记者却是形形色色,并不都如《聚焦》一样能获得业界认可,也有影片不乏一些狗血桥段,新闻电影如何拍好?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影评人,看看他们怎么说。

  □《聚焦》的“最佳”气质

  群戏强劲主题具有社会意义

  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以《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报道小组收集证据,调查报告波士顿地区一系列神父性侵儿童案件的过程为故事主线,由托马斯·麦卡锡执导,迈克尔·基顿、马克·鲁法洛、瑞秋·麦克亚当斯、斯坦利·图齐等主演。

  影评人云飞扬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表示,《聚焦》的“爆冷”其实在意料之中,“《荒野猎人》导演、摄影、男主得奖概率大一些,但影片本身比不上《聚焦》和《大空头》。《聚焦》主题对于教会的欺世性事件进行了揭示,很有社会意义。”在他看来,《聚焦》得奖优势还在于影片善于控制节奏和情绪,完全不煽情,消除了戏剧化冲突,“它就是让观众身临其境看新闻人怎样工作,而不是改成商业片、有很多巧合。而且它没有只盯着个案,而立刻去引爆,撬动了更多案件。《聚焦》作为群戏,主演都演得很好,无论是新来的主编,还是资历浅的记者,他们都在生活中模仿原型,演技也得到原型人物的肯定。”

  在影评人暗夜骑士看来,近几年很少有《聚焦》这样宏大的新闻题材影片,奥斯卡评委把最佳影片奖颁给《聚焦》很有勇气,“因为天主教是美国主体信仰,对他们非常重要,影片揭露的东西会对信仰产生动摇,所以颁奖季前哨战很多风向标奖项都给了《荒野猎人》或者《大空头》,但最终《聚焦》在不利形势下逆转。”

  娱评人、媒体人柏小莲则认为,《聚焦》的胜出不全因为它的题材,“它首先是一部符合电影审美的优秀作品,编剧严谨务实,而且没有像其他很多行业题材那样,赋予传媒业的神力,就是一群比较坚韧的普通人,听从职业和良心的召唤聚在一起,认真而持久地完成了一件事。”在柏小莲看来,《聚焦》的迷人之处在于那些记者在走街串巷四处打听询问的那些移动镜头,“这种枯燥繁复而没有什么进展的展示,才是我熟悉的媒体生活。”

  同题材中它更具重要性

  除了《聚焦》,2015年还有另外一部表现新闻工作者经历的影片上映,这部同样力图揭示被隐藏起来的隐秘故事的《真相》,却没有《聚焦》这样好的口碑。

  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玛丽·梅普斯是新闻节目《60分钟》制作人,她和节目主持人以乔治·W·布什的上司JerryKillian中校1973年所作的备忘录为依据,指称布什在德州空军基地服役时得到了优待,而此时美国总统选举已经迫在眉睫,最终事实证明梅普斯所得到的材料却是伪造的,玛丽·梅普斯被开除。

  暗夜骑士认为《聚焦》最成功之处在于片子不是跌宕起伏,基调很冷静,更有真实性,而《真相》整个推理过程太复杂了,美术、立意、拍摄手法都略逊一筹,“包括他们找小布什服役时的漏洞,这个过程太复杂。《聚焦》在影评网站是高分,但《真相》只是及格以上。双方关注内容不一样,《聚焦》关注更为重要的东西,很多人因此受到伤害,关注的东西未来还会发生;而《真相》关注的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奥斯卡最佳影片不一定给艺术水准最高的,而会给最‘重要’的电影,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一些改变和影响的东西,这也是电影的社会教化功能。”

  柏小莲也表示,《真相》在剧本上也比较弱,“这类题材拍得好不好得看制作团队是不是很熟悉媒体生活,有没有媒体体验,能不能体察人性”。

  □新闻电影﹃群像﹄

  主角并非都是“好记者”

  虽然新闻题材影片比较“小众”,但好莱坞不乏众多此类影片,塑造的记者形象也是形形色色。一类记者形象是正面形象,秉持新闻理想和专业主义,锲而不舍为调查事实真相百折不挠,比如《总统班底》中因为揭露“水门事件”一战成名的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哈里逊之花》中穿梭前南斯拉夫内战的枪林弹雨中的战地摄影记者格里普们;《毒家新闻》中独立调查当地大毒枭,最终被杀害的爱尔兰女记者维罗妮卡,《晚安,好运》中美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上的开创者之一莫洛等。

  还有一类影片塑造的却是比较反面形象的记者,或缺乏职业素养比如《真相》,或不择手段,弃道德底线于不顾的,比如《死亡直播》中的记者罗迪,在眼睛里暗藏摄影机,骗取女主角信任后,偷拍并直播其死亡倒计时,还有《萨尔瓦多》中的波尔,想以独家新闻挣大钱的希望,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等等。

  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在影评集《你的,大大的坏》中表示,“好莱坞对于新闻业并没有歧视,相反,它骨子里很敬重记者”。几乎所有的影片里,违反职业道德(更别说犯法)的记者都得到了相应的惩罚,而那些表面上令人反感、实际上坚持原则的记者,自然是善有善报,如拯救了无辜者、获得了普利策奖等。

  真实比戏剧冲突更重要

  影评人暗夜骑士表示,好莱坞新闻题材影片有一类是比较商业化的揭露题材影片,“这种中间设置了很多不真实的、夸大的桥段,降低了故事的真实性。但《聚焦》这一类的,就是没有太多起伏的,剧情也谈不上多‘精彩’,但更受欢迎的肯定是《聚焦》这类的写实的电影。像《真相》就落脚到主演凯特·布兰切特去了,夸大了个人的作用有多么了不起,《聚焦》没有夸大某个人物,就是呈现事件本身”。

  云飞扬表示,新闻题材拍电影比拍电视更难以呈现,“美剧像《新闻编辑室》就比较受欢迎,但电影印象中《电视台风云》在上世纪70年代拿过很多奖获得过关注。因为普通人对新闻没太多兴趣。”

  自身也是媒体人的柏小莲称对于媒体相关题材的影视剧作品都会看一看,比较喜欢《电视台风云》《如何众叛亲离》和美剧《流言》,“《电视台风云》很有讽刺意味,美国上世纪70年代电视行业的疯狂无序与蓬勃并在,里面神经质的女记者、制片人角色非常令人激动。《流言》是讲娱乐行业内部的,八卦杂志和狗仔队超乎寻常的敬业疯狂,有点值得尊敬”。

  □反思国产新闻影片

  记者形象过于单一没有时代性

  相对国外众多的新闻影片,国内银幕荧屏上的记者形象还过于单一,2006年的影片《阿司匹林》中梅婷饰演一位黑白颠倒的娱乐记者,评价尚可,但影片《搜索》塑造的记者形象却引来一片吐槽。柏小莲表示:“主要是国内影视剧作品中记者形象太不丰富了。国内时尚类的题材相对安全,但展示得很浅薄,比如穿名牌服饰,但办公场所也虚假得要死。《搜索》就更可怕,简直是电视新闻记者的负面教科书。总之他们并没有勇气正视这个行业里的深层问题,而那部《流言》就很血淋淋。《聚焦》里记者的日常工作展示,国内同题材影视剧里也没什么耐心去刻画,仿佛记者编辑都该是恋爱高手,纠缠感情,然后顺便工作一下。”

  暗夜骑士也表示,国内这种题材很少,影视作品中的记者形象往往和现实脱节,而像《搜索》这样的影片讲的事件也很过时了,不是什么轰动的新闻事件,“《搜索》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不具备时代性”。

  □经典新闻题材电影TOP10

  惊爆内幕

  ◎年代:1999年

  ◎主演:艾尔·帕西诺、罗素·克洛

  ◎故事:改编自美国史上司法和解金额最高的烟草公司诉讼案真实故事。该案涉及的金额高达2460亿美元,而乔佛瑞·维根是这起诉讼案的重要证人,只有他知道内幕和真相。维根受访的录像带被新闻调查节目《60分钟》

  的记者和制作人劳埃尔·伯格曼(艾尔·帕西诺饰)得到,然而就在节目播出前受到幕后黑手的干扰。电视公司决定取消《60分钟》这个节目,维根被反控,发现自己成为这场战斗的牺牲品,于是决定暂时不对公众提供证词。而伯格曼决心要与黑势力斗下去,他在关键线人维根的协助下,曝光了大烟草公司的内幕。

  公民凯恩

  ◎年代:1941年

  ◎主演:瑟夫·科顿、多萝西·康明戈尔、奥逊·威尔斯

  ◎故事:该片曾获1941年奥斯卡奖七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它是一部传记体影片,也是当时年仅25岁的电影大师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成名代表作。讲述了美国报业大亨凯恩(奥逊·威尔斯饰演)留下“玫瑰花蕾”的“遗言”死去后,一位青年记者受媒体委托调查这四个字的含义,走访了凯恩生前的同事好友,从报社董事长伯恩斯坦的口中,了解到凯恩的发迹历程以及如何制造舆论使美国卷入1897年的战争中的往事,还包括凯恩与美国总统的侄女爱米丽的婚姻、与第二任妻子(歌手)苏珊的复杂关系及在总统竞选中的失败往事等。

  总统班底

  ◎年代:1976年

  ◎主演:罗伯特·雷德福、达斯汀·霍夫曼

  ◎故事:“水门事件”是美国政治史上极重要的一宗丑闻,尼克松总统因此下台。本片是一部根据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所亲自撰写的纪实书翻拍成的电影。几名窃贼潜入水门大厦遭到逮捕,这原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小刑案,却引起美国总统的关切。影片中《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联手调查,历经艰辛终于揭发震惊全球的尼克松总统水门案丑闻。影片也被赞是“提升新闻业的一座丰碑,将美国记者抬高到神秘的地位”。

  电视台风云

  ◎年代:1976年

  ◎主演:费·唐纳薇、威廉·霍尔登等◎故事:霍华德·比尔曾是美国联合广播公司《无线新闻》节目王牌主播,但随着妻子离世,他的事业和精神状态走向低谷,公司决定在两周后解雇他。霍华德在电视直播里宣布说自己要在一周后的节目里自杀,失态举动引来一片哗然。深感前途无望的霍华德却再次大放厥词,言辞激烈地表达了对当时美国国民精神状态的不满。意外的是,霍华德“丧心病狂”的直播,意外造成收视率的直线上升。该片是一部情节极为紧凑、表演精彩绝伦的虚构作品,里面的电视业者为了收视率把“杀人”搬上了荧屏,最终通过角色之口喊出了“电视不讲真话,电视是游乐场”的自我反思。

  独家新闻

  ◎年代:2006年

  ◎主演:斯嘉丽·约翰逊、伊恩·麦柯肖恩、萝玛拉·嘉瑞

  ◎故事:伍迪·艾伦执导的这部影片用一个离奇的故事,讲述了新闻人“用生命在追求独家新闻”的理念。片中,斯嘉丽·约翰逊饰演新闻专业的一名学生,在她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位资深记者的鬼魂。这位记者为了追求独家新闻而遭遇杀身之祸,为了爆炸性的新闻不被埋葬,他死后“重回”人间,想借助斯嘉丽·约翰逊之力,将新闻挖掘出来。年轻的准记者斯嘉丽·约翰逊面对独家新闻的诱惑,决定独入虎穴,与坏人斗智斗勇,涉险挖掘真相。最终斯嘉丽·约翰逊历尽艰险,得到了她的独家新闻,将真相公之于众。

  毒家新闻

  ◎年代:2003年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塞伦·希德等◎故事:维罗妮卡(凯特·布兰切特饰)是《星期日独立报》的王牌记者,在母亲伯妮的支持下,追踪着一起特大毒品犯罪案件。维罗妮卡对于案件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为她和儿子吉姆带来威胁和危险。面对罪犯的威胁,维罗妮卡没有屈服,无处不在的警告坚定了她调查到底的决心。她的线人开始提供虚假情报,尽管线人一再试图分散她的注意力,暴力威胁和家庭恐惧也与日俱增,但维罗妮卡没有放弃。最终她为此献出生命。

  倒扣的王牌

  ◎年代:1951年

  ◎主演:柯克·道格拉斯、简·斯特林

  ◎故事:柯克·道格拉斯饰演的身无分文的记者丘克流落一座新墨西哥州的小城,丘克意外遭遇一名小镇店主里奥被困山洞,他意识到这件事情背后的新闻价值,他迅速联系州长、工程队与医生。随着丘克的一篇篇报道,观看施救过程的民众陆续赶来,丘克安排采用费时的营救方式来维持事件的新闻热度。几天内人群不断涌入,营救现场俨然成为游乐场。丘克与纽约的老上司讨价还价之时,洞中的里奥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该片展示了美国媒体圈子的复杂和尔虞我诈的社会形态,进行了肆意的嘲讽,影片最终获得了1952年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等大奖。

  真相至上

  ◎年代:2008年

  ◎主演:凯特·贝金赛尔、马特·狄龙、大卫·休默等

  ◎故事:凯特·贝金赛尔饰演的瑞秋是《太阳报》的一个知名专栏记者。一日她在该报上揭露了美国政府在无确切依据的情况对委内瑞拉展开了一次军事报复行动,同时曝光了相关人员的中情局特工身份,引起了轩然大波。政府立即派出特别检察官帕顿(马特·狄龙饰)找出泄露国家机密给瑞秋的线人,瑞秋始终不愿透露线人的姓名。被羁押的一年中特工艾丽卡被刺杀、丈夫有了外遇、自己在拘留所中遭到非人的待遇......唯一不变的是瑞秋始终未透露出线人的任何消息,而这位让瑞秋以生命去保护的线人竟是特工艾丽卡的六岁的幼女。

  晚安,好运

  ◎年代:2005年

  ◎主演:乔治·克鲁尼、大卫·斯特雷泽恩、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故事:影片由乔治·克鲁尼自导自演,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乔治·克鲁尼与戈兰特·哈斯洛夫凭此片还获得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影片讲述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记者兼播音员爱德华·R·莫洛的传奇经历,他曾同声名狼藉的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进行对抗和斗争,并最终将这个臭名昭著的政客从他的政治舞台上拉了下来。

  没有恶意

  ◎年代:1981年

  ◎主演:保罗·纽曼、莎莉·菲尔德等

  ◎故事:保罗·纽曼饰演的迈克尔·科林·加拉赫是一个死了很久的黑手党党魁的儿子,在他试图解决一起黑社会头目的谋杀纠纷时,检察官误把他当作调查的目标,希望他能对保护工作提出线索。莎莉·菲尔德饰演的梅根·卡特是一个记者,联邦调查局故意透露消息让卡特透过报纸报道逼使加拉赫与警方合作,结果造成他的工厂倒闭,女友也因抵不住压力而自杀,逼使他向新闻界报复,借此机会将其一网打尽。加拉赫知道没有任何条件与检察官交换,只得暗中采取手段。本片剧作严谨,针对新闻自由和新闻道德问题提出反思,曾获得第54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在内的三项提名。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